Buzzfeed:长视频很吸金
Buzzfeed提供的数据显示,他们最受欢迎的视频节目是“WorthIt”系列。在过去三个月里,这一系列的视频在YouTube上点击量累计达到 4530 万,在Facebook上两个月之间的浏览量达到了 2850 万次。
“Worth It”并不讲述新闻内容,它是一部专门关注食品的剧集。主持人StevenLim和Andrew Ilnyvkyj每集会选择不同的餐厅,尝试不同的食物。Buzzfeed说,这部剧的宗旨就是从普通人的角度看普通食物。目前,这部剧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了美国网络电视大奖的“最佳食物秀”称号。
在所有发布视频的社交媒体平台上,Buzzfeed都能获得广告收入。这种策略显然非常成功,因为在之前的采访中,Buzzfeed透露视频节目带来的广告收入一年高达数千万美元。不仅如此,自制视频节目还吸引了广告主来赞助内部的其他热门节目。
Buzzfeed一直坚持“先卖再拍”的新商业模式,只有确定了有赞助商支持资金,才会制作节目。今年,Buzzfeed打算继续延续这种盈利方式。他们计划今年在Facebook、YouTube等平台上制作二十个长视频节目,证明自己可以继续制作出像“Worth It”那样的节目,在社交媒体上吸引更多的视频爱好者。
Buzzfeed还有计划向Snapchat扩张。“我们在YouTube上播放的每一个节目,也都会在Snapchat上播放。”视频和社交媒体部执行总监Maycie Timpone说。但是,目前Buzzfeed还没向外界透露在Snapchat上的任何数据。
立足平台特性
但对于媒体来说,Snapchat确实是吸引年轻读者的无价之宝,尤其是它的“发现”功能,能够帮助读者浏览信息流时也可以关注到突发新闻。
《每日电讯报》:深入了解用户
《每日电讯报》就选择了深耕Snapchat,在充斥平台的宠物视频和名人自拍中间插入自己的新闻,竟然成功让自家新闻的曝光量大大提高。
Grant和她的团队会通过Snapchat的内容管理系统,全程跟踪用户是如何阅读、参与他们的推送的。“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的年龄、性别、地区和忠诚度评价,也可以看到用户阅读的基本情况分析,从而确保我们的内容能够吸引到年轻读者。”
《每日电讯报》在Snapchat上发布了一系列话题,包括谈论政治经济的硬新闻、数据分析、视频类、生活方式类等内容。每天早上,团队就开始策划内容,希望能在硬新闻和软新闻之间寻求平衡。
不仅如此,他们还利用Snapchat上的小功能,例如小测验、投票和其他交互功能,来提高读者的参与度。
Grant举了一个成功案例,在英国皇室婚礼当天,《每日电讯报》推送了 20 条Snap故事,从新郎走出到婚礼结束,事无巨细地全方位展现这对新人的婚礼,甚至还有记者进行专业分析。最终数据显示,年轻人们非常喜欢这类视频。
《经济学人》:发现平台小功能
对于《经济学人》来说,他们的成功除了优秀的内容策略之外,也得益于对平台各种新奇功能的尝试。
“几年来,我们每周都会做一个关于新闻的问卷调查,调查结果往往能给我们很多启发,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最大流量。”Ria Jones告诉记者,“最近Instagram还开发了新的多选选项,不仅能有效提高用户的参与度,还能评估读者对新闻主题的反应。”
“我们想尝试的下一个工具是Q&A,让读者就某个特定主题向我们的记者发问,从而分享一些更为细致的分析。”
纵观各家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的经营状况,不难看出,尽管优质内容永远是媒体的立身之本,但基于平台,根据用户特性及时调整运营,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社交媒体与新闻媒体之间,绝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,但如何借力打力,将流量为自身所用?媒体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路径。
参考资料:
1.https://www.journalism.co.uk/news/interactive-data-driven-stories-are-building-community-engagement-at-the-economist-/s2/a739869/
2.https://digiday.com/media/how-buzzfeed-is-making-its-video-shows-business-sustainable/
3.https://digiday.com/media/longer-videos-powering-bloomberg-instagram-growth/
https://www.journalism.co.uk/news/how-the-telegraph-is-reaching-teenagers-with-news-stories-on-snapchat-discover/s2/a724198/